实验室研究团队发现多个兰科植物新物种2025-05-23
入侵生态学团队在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2025-03-06
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与交流会会议在昆明召开2024-12-16
程晓莉团队在Trends和GCB等期刊发表氮循环微生物的系列成果2024-08-11
陈剑平院士做客东陆高端学术论坛2023-09-27
新闻公告
News announcement
学术动态
Academic news
2025-05-23
实验室研究团队发现多个兰科植物新物种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且最为进化的类群,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还是植物系统演化的核心。目前,兰科植物面临濒危困境,所有物种都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类群”。探索兰科植物多样性兼具科学价值与生态保护意义。依托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区域优势,研究团队长期关注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适逢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5月22日)...
查看详情
2025-03-06
入侵生态学团队在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近日,我实验室入侵生态学团队在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Oikos及Annals of Botany等国际知名期刊。入侵生态学团队从土壤碳循环影响、植物-土壤反馈动态及纬度适应性三个角度,系统揭示了外来植物入侵的生态机制及影响,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一、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土壤有机碳(SOC)是全球碳循环关键环节,对土壤肥...
查看详情
2024-11-28
廖金宝教授课题组在Ecology发文提出生物多样性与多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多峰模态
近日,我实验室廖金宝教授课题组在生态学经典刊物Ecology上发表了题为“Complex interactive responses of biodiversity to multiple environmental drivers”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02/ecy.4484。云南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兼唯一通讯单位,我校2024级博士生张泽钰为第一作者,廖金宝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目前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境面积(即种-面积关系)、资源生产力(即生产力-多样性关系)以及干扰(即干扰-多样性关系)...
查看详情
2024-08-11
程晓莉团队在Trends和GCB等期刊发表氮循环微生物的系列成果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超越地球氮安全界限。为了应对这一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程晓莉团队联合全球十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借助功能基因技术和模型模拟技术系统地探索了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机制及其潜在应用。取得的系列成果发表于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生态学Top4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和《Chemosphere》等期刊(已被引100多次),获评202...
查看详情
2024-07-18
张志明课题组在Metho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关于森林内部3D光环境量化和分析的成果
近日,我实验室张志明老师团队--植被结构与过程课题组在生态学经典国际期刊Metho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LApy: A Python package for evaluating the 3D light availability heterogeneity within forest communities”的文章(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2041-210X.14382)。该文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基于3D空间视角下分析森林内部光环境的软件包,并且首次提出了一套可用于...
查看详情
论坛讲座
Forum lectures
2025-06-19
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25年6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应邀为我实验室广大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前沿报告,并与参加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廖金宝教授主持。唐志尧教授以“中国森林景观破碎化及其生态效应”为题,首先概述了近百年来的中国森林分布重建研究进展,然后探讨了历史遗迹对森林景观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最后分析了森林破碎化与边缘效应的生态影响,并对未来森...
查看详情
2025-06-11
北京大学朱彪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25年6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朱彪教授应邀为我实验室为广大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前沿报告,并与参加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院长李博教授主持。朱彪教授以“全球变化下的根系生态与土壤碳过程”为题,首先概述了根系功能性状与根际生态过程(森林)的研究进展,然后探讨了养分添加和植物残体输入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全土壤剖面增温对草地和森林土壤碳动态的作用机制,并对...
查看详情
2025-04-09
第十一届全国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
第十一届全国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 2025年8月15-18日 中国·云南昆明 会议通知(第一轮)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云南大学承办单位: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办单位: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土...
查看详情
2024-12-27
第六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
2024年12月15日—18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生物入侵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院长李博教授主持,现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生物入侵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万方浩教授与云南大学副校长段兴武...
查看详情
2024-08-25
中国海洋大学龙红岸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2024年8月25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龙红岸教授应邀为云南大学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广大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耿宇鹏教授主持。龙教授以“纤毛虫表型可塑性的分子基础与演化”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草履虫的遗传演化历程,‌以及土壤纤毛虫——肾形虫的基因组演变奥秘,‌同时,‌他还着重探讨了原生动物纤毛虫的生活史演化及其表型可塑性背后的调...
查看详情
2024-07-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武志强、王丽研究员应邀到我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2024年7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武志强、王丽研究员应邀为我实验室及相关单位广大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学术交流由申仕康教授主持。武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学位。随后在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坚持长期...
查看详情
2024-07-23
四川大学李涛研究员应邀到我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2024年7月23日上午,四川大学李涛研究员应邀为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广大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林恬恬副教授主持。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的众多师生慕名而来。李涛研究员以“青藏高原生物源挥发物排放”为主题,深入讲解了青藏高原生物源挥发物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他分享了自己在一些生态学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如Nature Plants、Global Change Biology和Ecology Letters...
查看详情
2024-06-03
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莅临我实验室作学术讲座
2024年6月2日上午,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前沿系列讲座在我院举行,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为广大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院长李博教授主持。唐志尧教授以“物种互作与森林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为题,分别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BEF)与邻体相互作用、邻体相互作用与树木生长、邻体相互作用与树木水分利用和邻体相互作用的环境与尺度依赖这四个方面阐述了邻体相互作用对树木生长...
查看详情
2024-04-30
复旦大学贺强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2024年4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的贺强教授应邀为我实验室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滨海湿地保护修复:从植被到顶级动物再到植被”的前沿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院长李博教授主持。贺强教授首先介绍了全球滨海湿地的分布情况,并追溯了滨海地区文明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滨海湿地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严峻保护挑战,然后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植食动物在植被恢复中的下行效应及其调控机制。贺强教...
查看详情
2024-01-14
德国整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Jonathan Chase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2024年1月13日上午,德国整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iDiv)Jonathan Chase教授应邀为我实验室广大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廖金宝教授主持。Jonathan Chase教授以“Scale as a unifying tool for synthesis in biodiversity studies”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他首先讲述了如何基于全球化的视野,结合尺度(主要包括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分类尺度)探究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过...
查看详情
2023-10-19
华中农业大学卢新民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卢新民教授应邀为我实验室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林恬恬副教授主持。卢新民教授以“Some thinks about plant-soil interactions”为题,针对植物-土壤反馈相互作用实验的局限性,强调将植物-植物相互作用纳入植物-土壤反馈框架。然后探讨了植物-土壤反馈的时间动态,及其在群落水平上与植物丰度的关系,为大家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会后,卢...
查看详情
2023-10-16
云南大学生态学科成功举办第一届青年生态学论坛
2023年10月14-15日,云南大学第一届青年生态学论坛在呈贡校区举办,论坛主旨在于促进生态学科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和学科建设。2021年云南大学启动了国家第二轮生态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了促进人才培养和加快学科建设,生态学科于2022年实施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了检查这一计划的实施效果,改进和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增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生态学科邀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
查看详情
2023-10-16
北京大学王志恒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张全发研究员和复旦大学聂明教授应邀到我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23年10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王志恒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张全发研究员和复旦大学聂明教授应邀为我实验室广大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加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廖金宝教授主持。王志恒教授以“植物功能生物地理学”为题,首先介绍了功能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以及关键植物性状的功能地理格局,然后重点介绍了“植物生活型的时空动态、叶大小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繁殖性状的...
查看详情
研究平台
下载中心
东陆校区
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邮编:650091
呈贡校区
昆明市呈贡区大学城东外环南路
邮编:650500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